• 教研室
  • 海军军医大主干课程《中医外科学》正式由我院承担

        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海军军医大的信任下,我院又新承担一门主干课程《中医外科学》授课!      


        本课程由我院男性病科孙建明主任领衔,肛肠科常忠生主任、皮肤科王莉主任、男性病科韩文均博士、肛肠科陈步强博士、曹林峰博士、皮肤科周洁博士共同承担。


        今日上午在行政楼四楼第三会议室进行了集体备课。海军军医大学中医系教学干正参谋,教研室副主任张慧卿副教授,教学助理林清老师一行三位共同参加出席了本次备课,双方就课程内容、授课形式等细节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这是我院的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肯定和我院中医内涵得到认可的体现!也预祝《中医外科学》课程授课顺利!感谢各位授课老师的辛勤付出!(教学处)

  •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研室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内科教研室整合成立于2014年6月,内含呼吸科、心内科、消化科、肾病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及肿瘤科7个二级科室。师资力量丰厚,目前有教师1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11人;硕士生导师1人;博士6人,硕士4人;1人具有执业医师考试考官、基地医师临床技能考核考官及基地医师出站考核考官资质。成员年龄结构比例合理,是一支富有朝气的教师团队。

    团队教师治学严谨、有高度的责任感。教研室正副主任各有多年三甲医院中医及西医临床带教经验,团队教师成员均为下属各科临床业务骨干,专业理论功底扎实,专业技能过硬,长年出色完成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及宁夏医科大学多个专业的实习生临床带教任务,带教经验丰富,教学效果明显,深受学生好评。

    教研室拥有优质的学科资源,下属肾病科为国家级重点专科,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融内服外治为一体,对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急慢性慢性肾炎、急慢性尿路感染、痛风等疾病的治疗颇有疗效;心血管内科配备有国内一流的心血管诊断治疗设备,为浦东新区生理性起搏特色专科,能开展各种无创和有创的心血管诊治技术,心脏介入治疗技术成熟;呼吸科设有支气管镜检查室、肺功能检查室和睡眠呼吸疾病监测室,主要诊治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肺部感染性疾病、肺肿瘤肺结核胸膜炎、气胸、呼吸衰竭、肺间质疾病和睡眠呼吸紊乱综合症。擅长危重症的抢救治疗、有创和无创机械通气技术、电子支气管镜的诊治技术、肺功能评估和睡眠呼吸紊乱诊治技术;消化科配备有先进的专科诊疗仪器,在内窥镜室、放射科和超声科的配合下,可以开展电子胃镜、电子肠镜、14C幽门螺杆菌呼气试验、肠系膜血管造影等检查。能进行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镜下止血、上消化道异物内窥镜取出、B超定位下肝穿刺抽液等治疗。成功抢救多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昏迷等危重病人;神经内科拥有脑电地形检查仪、脑循环治疗仪及生物反馈治疗仪,设有神经康复室,能开展脑血管病介入诊断和介入治疗,擅长诊治急慢性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栓塞)、病毒性脑炎、细菌性脑膜炎、癫痫、帕金森氏病、周期性麻痹、重症肌无力、老年性痴呆等疾病,并开设心理专科门诊专治失眠、焦虑、抑郁等心理疾患;肿瘤科近年来开展肿瘤的多学科治疗和生物靶向治疗,提倡平衡疗法,其综合治疗方案新颖、规范、有效率高,能明显减少术后患者的复发和转移,极大地提高了中晚期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期,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

    教师团队凭借临床殷实的学科资源,在以往的带教实践中不断拓展教学思路,更新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的将以往枯燥晦涩医学内容传授给同学。完善教学制度,改进教学评估。采用PBL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使内科教学形式多样,教学气氛积极活跃,教学相长选取临床实际病例,将实践医学内容与理论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观察、识别、思维、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研室有理论授课、病历书写教学、内科小讲课、典型病例讨论、疑难病例分析讨论、教学查房、跟师门诊、出科考试及医师执业道德教育等教学内容,有教学纪律、教学考评、教学检查、教学责任认定、教学秘书等制度。由此教学水平及科研水平不断提高,近几年在国内外各级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各级科研立项近10项。

    以培养合格的现代医学人才为己任,中西医结合内科教研室在团队教师精诚协作下,已成为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教研室,我们将一如既往,继续努力,力争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进一步提高;创造精品课程,为临床医学院建设提供一流的师资,培养一流的学生。

     

  •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教研室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外科教研室,以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外科为依托,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院级重点专业学科及教研室。教研室通过医疗是今天,科研是明天,教学是后天的三为一体的综合全面发展的模式,培养了一支老中青教师相结合,知识、年龄、技术梯队结构合理,大部由博士、硕士学位教师组成的年富力强的教师骨干队伍。其中主任医师9名,副主任医师12名,拥有博士学位4名,硕士学位15名,硕士生导师5名,师资力量雄厚,专业特色鲜明。外科学教研室着力于师资队伍建设,定期举办师资培训,培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基本师资群和以优秀中高级职称教师骨干为主的师资团队,将职业化元素引入师资培养和发展过程之中,使外科学教学始终充满活力和生机。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教研室主要承担外科总论、普通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显微外科、微创外科、烧伤整形外科、男性生殖、麻醉学、外科手术学等课程。能够开展外科无菌技术、外科基本技能训练、清创术、手术综合训练、心肺复苏、创伤急救等实训教学。教学设备齐全,实验开出率100%。充分利用各学科的优秀教学力量,跨学科高效组合、集中备课、互为补充,既能够保证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也能让不同学制医学生得到综合全面的现代外科学高质量教育。

    中西医结合外科教研室目前是上海中医药大学规培基地,同时承担着第二军医大学、宁夏医科大学、蚌埠医学院等国内医学院校本科生外科教学、实习和临床技能考核的任务。各临床教师积极备课,热心辅导、带教,赢得了大学师生的广泛好评。近年来,科室完成和协作完成十多项市级和新区科研项目,先后在《Hepato-Gastroenterology》、《Frontiers in Bioscience》、《实用癌症杂志》、《中国临床医学》、《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肝胆胰外科杂志》、《腹部外科》、《中国实用护理研究》、《解放军护理研究》等国内外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专利5项。主编及主审著作2部。学科建设梯队已经形成,科研氛围良好,曾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级自然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市级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外科学教研室重视教书育人。不仅“授学生以业”,也“授学生以德”。要求学生要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教育学生“做人要知足、做事要不知足、做学问要知不足”;教育学生要守医德,使学生知道:“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佛者,慈爱为怀,普济众生。仙者,才智出众,技艺超群。伟人不朽,哲人其恒。妙手仁术,德才兼备,乃苍生大医也!”努力培养学生成为有病会看;手术会做;文章会写;上课会讲的有良好医德的医学专门人才。面对日益彰显的全球化趋势,外科学教研室立足当今,面向未来,面向世界,以积极、热烈、沉稳、敏锐的精神,捕捉机遇,接受挑战,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全力创造外科学教学更加美好的明天。

  • 针推康教研室

    康复医学部针推康教研室由康复一科(神经康复)、康复二科(骨伤康复)、康复治疗室组成。

    特色技术项目有:中药熏洗、药枕、个性化支具、肌内效贴布、中药脐敷、针灸、飞针术、穴位注射、穴位贴敷、中药定向透入、中药湿敷、下肢机器人、等速肌力训练系统、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悬吊训练系统等。

    康复医学部教研室承担着临床科研、教学等多项工作,现有上海市中医临床优势专科1个(康复医学科),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1个(中西医结合康复专科);浦东新区重点学科群1个(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浦东新区中医护理示范病区,浦东新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并且于2011年4月21日经上海市康复医学会考察通过成为上海市康复医师培训教学基地。承担了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康复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的临床见习、实习教学工作;承担上海市规范化培训基地学员针推康培训工作。

    在科研方面,目前在研课题 12项,14年新中课题 6项。发表论文29篇;其中SCI论文3篇。学科建设初具规模。

    在临床教学方面,随着康复医学部针推康教研室的成立,为确保临床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教研室将严格围绕“一体两翼”的康复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三扶”原则,做实做精专业特色,凝炼七院品牌。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一个非常特殊、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阶段。临床教学工作又是我院成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学生需求、教师发展出发,以教学理念为引导,以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项目为抓手,提升教学内涵。优化机制体制建设,开展教学绩效评价体系研究,完善临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依托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围绕中西医康复专业优势与特色,构建中西医结合临床康复课程体系。拓展相关临床课程1-2门。

    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引领,以质量工程系列项目和教育科学研究为抓手,提升教师综合能力,帮助临床教师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改革要求。以教师教学绩效档案建设为核心健全教研室相关制度与机制。每月一次教学例会。组织集体备课等教研室活动。

    建立教师个人培训档案,注重教师职业发展及能力培养。组织多种教学观摩形式,提高教学积极性。团队成员有30%有海内外进修学习经历。

    以项目为抓手,推动教学改革。从多个方面组织开展教学研究项目如精品课程、教学名师、教学团队、实验示范中心、课程建设、教育科研课题、创新性实验、双语课程、教材编写等。

    建立教师间的互动机制,围绕教学过程预定目标与教师发展的实际水平,涵盖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把握、教学方法运用、教学效果体现,将不同利益方的资料进行定量、定性评价,为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提供发展路径。

  •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教研室

    教研室依托妇产科,60余年来经几代人承上承上启下的努力,已成为高桥地区妇女保健综合性诊治的信誉科室。妇产科诊疗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产科以“母儿安全“为工作宗旨。妇科以微创、无痛手术为特色。

    科室现有医务人员75人,医师共25人、护士共50人。其中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18人,住院医师2人。其中已取得硕士研究生学位的人数为4人,在读研究生学位有8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15人,护师15人,护士16人。已有2名医生先后赴澳大利亚、台湾参观学习,4名医生赴摩洛哥技术援助。现有床位67张。目前我科每年门急诊量10万余人次,年手术8000余人次。住院病人平均3700余人次,2012年达4000余人次,年分娩2500余人次,2012年达3000余人次。主要诊断和治疗妇产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产科主要包括:生理产科,病理产科。如:各种难产,产前、产后出血,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糖尿病、妊娠合并肿瘤、卵巢良恶性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性传播性疾病、各种妇科炎症等;对疑难病的诊治水平居同类医院领先水平。拥有德国STORTS腹腔镜、宫腔镜手术设备,美国史塞克腹腔镜,英国GYRUS等离子双极能量控制器(PK刀),德国爱博双极能量控制器(百克剪),日本免气腹悬吊式腹腔镜手术设备,全数字B超监视妇产科手术仪,德国产徕卡光学电子阴道镜,B超聚焦宫颈治疗仪,多功能心电监护仪,远红外线乳房检查仪,微波乳房治疗仪、产房中央胎心监护系统,中心供氧,以及空调,有线数字电视等设施设备,为病人创造了良好的诊治环境。

    本科室是院内重点科室之一,承担了上海市卫生局课题一项,浦东新区卫生局课题两项等科研任务,并参与交通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剖宫产临床路径”、交通大学仁济医院“葛根对盆底胶原蛋白代谢作用的研究”科研协作项目。科室拥有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近3年来,临床带教200余人次,在各类刊物上共发表文章4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30余篇。2008年在多年工作积累基础上首创米非司酮短期小剂量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并成功立项,获市科技成果奖一项。常规开展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并因此荣获上海市浦东新区总工会授予“先进操作法”一等奖。

    目前我科承担了第二军医大学(海军临床医学)、宁夏医科大学(临床专业)以及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学+全科学)等各项学生的带教。临床教学重点及方向:1、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操作。2、产科:生理产科、病理产科及产后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与预防。(可以观摩教学,远程录像及参加手术。)妇科:月经异常、妇科炎症、妇科肿瘤(癥瘕)、盆底疾病、异位妊娠、不孕症等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可以观摩教学,远程录像及参加手术。)计划生育:参加门诊工作。(观摩计划生育五种手术。)。3、将来将开展中西医结合妇科病综合治疗专项研究。我科目前每周均有教学查房,每月2次小讲课,每月1次病例讨论,让学生对一些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从理论上及实践上均得到理解及掌握。

  • 中西医结合儿科教研室

    教研室是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临床学科,承担着高桥及周边地区0-14岁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儿科危急重症的抢救、部分疑难病症的诊治工作,年门急诊量10万余人次,年出院病人在1000人次左右。儿科病房目前开放床位21张,其中新生儿床位3张,除普通儿内科,还下设呼吸专业、新生儿专业,医护人员共3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6名、住院医师5名,硕士及在读研究生占比达43%,开设哮喘专科及中医消化专病门诊,开展雾化吸入、中药敷贴、推拿、耳穴治疗等特色项目。

    儿科教研组成立于2012年底,由闻萍、顾静雯、梅玉霞三位医师组成。2014年,新加入有曹岚、陆振瑜、吴睿峰、刘小敏医师,他们一直在儿科临床第一线工作,并长期担任科室新进人员、实习同学的带教,具有丰富的临床和带教经验,通过上海中医药大学讲师培训,都系统学习了更为科学、严谨、与时俱进的带教模式。

    今年儿科教研组的教学任务为二军大本科生实习和上海中医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两部分,已完成4名学生实习和2名住院医师规培,每位轮转儿科3-4周,共40人。带教形式为导师制“一对一”带教,科室安排每周一次小讲课、病例讨论及教学查房。

    随着医院“创三”成功、并将成为上海中医大的教学医院,我们对未来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设想集中由医院和全科室力量来完成。坚持把中西医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作为重点。坚持中医药理论指导,注重现代医学应用,加强中西医儿科新体系的内涵建设,以创新推动我科中西医结合的学术发展和事业进步。在临床、科研进步的同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与完善教师业务档案、组织集体备课,每月一次教师工作交流活动,分享带教心得及有关问题的解决,组织教师观摩、参加大学教师培训,组织教学查房及课堂授课竞赛。细化教研室管理,制定及完善教研室规章制度,包括教研室各级职责、教研室活动管理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新教师试讲制度、听课制度、题库设立制度、教学资料归档等,并通过医院教学督导与随机抽查,用2-3年时间培养出一批有志于教学的教师队伍,完成从综合性医院临床科室到大学附属教学医院专科教研室的飞跃。

  •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教研室

    骨伤科现有医师18人,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12人,拥有硕士7人,博士在读1人,科室目前现有综合病区和脊柱外科病区两个病区,核定床位64张,目前成立4个医疗组,其中1组为脊柱外科,2组为关节外科,3、4组为创伤外科以及中西医特色诊疗。年平均收治各类住院病人2000余人次,月平均门急诊人次超过8000人次,月平均手术约150台。脊柱外科开展各类颈椎、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手术治疗,综合病区能够开展肩关节、髋、膝关节置换,骨盆、髋臼复杂骨折,以及关节内骨折的综合治疗,开展膝关节骨关节炎、膝关节运动损伤膝关节镜微创治疗。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教研室成立于2013年1月,现有教职工总数7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硕士学位5人,教研组组长:顾小华,副组长:洪潮,印杰、曹欣宇、李四波、余翔,4名核心成员均为高校成熟教员,具有比较丰富的三甲医院教学经验。该教研室师资队伍结构较合理,学历结构较优,拥有硕士生导师1人,承担市卫生局、新区科委等各类课题5项,核心期刊发表论著20余篇。教学基本情况目前本教研室共有教师7名,涉及带教第二军医大学海医系实习医师、宁夏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实习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医师。

    目前教研组已制定系统而详细的教学计划,重点教学方向为创伤骨科、脊柱外科及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与骨伤康复专科,主要特点:以临床路径建设和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为重点,拟建设成为市内同级同类医院具有先进水平的中西医结合骨伤学科,为骨伤科临床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和保障。

    带教形式:导师制“一对一”带教;科室安排每周一次科内小讲课、病例讨论及教学查房;出科考试(专科理论考试+专科技能规范操作)

    加强教员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教员业务档案,组织集体备课,统一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每月组织一次教研室工作会议,不定期组织兄弟教学医院教研室交流。

    完善教研室管理体制,制订并完善教研室规章制度:教研室各级职责, 教学活动管理制度,备课制度,教学资料管理制度,教员考核制度,学员考核制度,教员资料管理制度。

    随着我院创建三级综合性中西医结合医院成功,我院正式成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后,本教研组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按照医教研一体、注重教学能力培养的原则,在2013-2015年度,教研室全体人员完成教学轮训,通过相关考试和培训,使全体人员获得相应的教学职称,并注重教学论文的撰写和教学相关课题的申报。

  • 中西医结合五官科学教研室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五官科成立于1946年。目前科室医师16名,门诊专业护理人员3名, 其中主任医师一名,副主任医师五名,主治医师七名,其中硕士学位六名,开放床位24张。

    科室配备美国ALCON ACCURUS 600型视网膜玻璃体手术系统一台,ALCON Lagacy20000型和Infinity型 白内障超声乳化仪各一台,ALCON和法国BVI A/B超声诊断仪各一台,德国ZEISS手术显微镜和眼底荧光造影仪各一台,德国ROLAND视觉电生理仪一台,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视网膜断层扫描仪(OCT),瑞士OCTOPUS 101全自动视野仪,ELLEX眼底倍频532激光和ZEISS Nd:YAG激光治疗仪各一台,非接触性眼压计二台,Topcon角膜内皮细胞仪一台, TOPCON综合验光仪,对比敏感度仪,电脑验光仪,角膜曲率仪以及大型同视机和儿童弱视治疗仪数台;鼻窦内窥镜及动力系统、耳科显微镜、耳科电钻,电子喉镜、频闪喉镜、嗓音分析仪,电测听、声导抗、耳声发射、ABR等设备;总价值900万元的先进设备,为病人创造了先进的医疗条件。

    目前年手术量达1200例,业务范围包括:白内障超乳+人工晶体植入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青白联合手术、虹膜周切术、青光眼阀门植入术、眼球摘除+义眼座植入术、斜视矫正术、人工晶体置换术、视网膜脱离复位术、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植入术、板层角膜移植手术、翼状胬肉切除+自体结膜瓣移植术、眼睑肿块切除术、泪囊鼻腔吻合术、上睑下垂矫正术、眼眶内肿瘤切除术、倒睫矫正术;各类喉癌切除、颈淋巴结清扫术、鼻窦镜下鼻腔及延伸手术、鼾症手术、中耳成形术等手术。

    眼科为2000年-2008年是浦东新区重点专科,耳鼻咽喉科为2013-2015年浦东新区重点专科。科室已完成市卫生局科研项目“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矫治高度近视眼的临床研究和应用”,浦东新区科委“有晶体眼前房负镜植入矫治高度近视的临床研究”,“不同人工晶体眼视觉质量的临床研究”以及社发局“儿童弱视药物治疗的安全剂量和有效疗程的研究”、“眼压因素在儿童青少年近视发展的影响” 和“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对角膜内皮的影响”,及浦东新区社发局“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内皮细胞抗体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调节性T 细胞与变应性鼻炎特异性脱敏治疗疗效的关系”、上海市卫生局“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咽腔CT测量与多导睡眠检测的相关性研究”及浦东新区卫计委“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定量分析在突发性耳聋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等科研课题。

    五官医护人员在近二十多年来在中华眼科、耳鼻咽喉等杂志发表论文数十余篇。论文涉及儿童眼病、眼科遗传学,近视、远视、斜视及弱视的防治、青光眼、白内障的诊断和治疗、视网膜脱离手术、玻璃体切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技术、各种眼外伤的救治和眼底病的研究,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突发性耳聋、变应性鼻炎等领域。

    教研室成员中,担任了上海市医学会耳鼻喉科专科分会第十七届委员会嗓音学组成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医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耳鼻喉科专科分会第十七届委员会小儿学组成员、浦东新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医疗卫生专家组成员。

    教研室注重人才培养,有“七院启明星”人才培养计划1人,“七院新星”人才培养计划2人,并承担了新区青年基金课题1项。

  • 中医全科医学教研室

    教研室依托传统医学示范中心,传统医学示范中心为市级重点科室,前身为有50年历史中医科,拥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3名;博士1名(其中1名在读),硕士3名,拥有病房床位27张,门诊诊室6间,在周边地区乃至上海市已具有相当规模的影响力。

    传统医学示范中心是以老年病、妇女病为特色的一专多能全科模式。门诊设有中医内科:以老年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病、失眠病、高尿酸痛风病、高脂血症等内科杂病为特色; 中医妇科:以月经失调、不孕症、慢性盆腔炎、内异症、更年期综合征、更年期尿感等妇女杂病为特色。并开展“冬病夏治”穴位敷贴、外治疗法、膏方等。设病床27张,为医院离休干部病房,以老年病为特色。病房以中医药创新的服务模式,一体化,一站式。以收治老年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病、脑梗塞、脑梗塞后遗症、脑动脉硬化终未期肿瘤姑息治疗和部分肿瘤术后中药调理患者为主。在内治基础上开设综合治疗室,形成中医传统技术整合,中药,针灸,推拿,康复,中药外治的治疗特色。

    传统医学示范中心入选国家级、市级、区级及院级各类人才培养项目共30项,先后培养博士2名、硕士5名,带教其他兄弟医院及社区医院医生10余人,同时为本院医教研各条战线输出人才近10人。近年开展了15项科研课题,其中市级课题4项,区科委2项,区级课题5项,获得浦东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近5年带教上海中医药大学见习学生100余人,进行小讲课、带教查房、病例讨论、随诊等教学活动;同时,成功举办了数次国家级、市区级继续教育项目,积累了一定经验,现成立了中医全科教研室,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全科医师规培基地。是集临床、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为一体的一级临床科室。

    今后工作设想:教研室由教研室主任负责,拥有教学场地,建立示教室,制定教学内容,做好教研资料管理,教学人才储备,制定教师培养计划教学活动。并请三级医院专家点评,指导加强教研室的评估与奖励开展。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临床带教实践,理论结合临床,开展开展门诊抄方、病房带教、讲座、科研。教学相长,达到临床科研教学相结合。

  • 医学影像学教研室

    医学影像学教研室由医学影像科、超声诊断科、核医学科、心电图室共同组成。教研室设备齐全,现有高场强1.5T MR机 1台(即将安装3.0T MR机 1台)、多层螺旋CT机 2台(即将安装双源CT机 1台)、大型DSA机 1台、数字化乳腺机 1台、DR机7台、高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7台并标配各类穿刺辅助设备、 SPECT 1台及高档电脑心电图机、多功能心电工作站等设备,为影像诊断教学、实习提供了种类齐全的设备保障。

    医学影像科、超声诊断科年检查量均约15万人次,心电图室年检查量约5万人次,核医学科成立时间较短,现年检查量约2000人次。各科日常工作覆盖的病种齐全、数量充足,为影像诊断教学、实习提供了丰富的临床病例保障。

    各科技术特色有: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和MRI新辅助治疗的疗效评估、CT血管成像检查;良恶性病变微创介入治疗;超声造影诊断、胎儿畸形筛查和运动器官等方面的超声诊断、各种超声下微创治疗及活检;甲状腺疾病碘-131治疗、恶性骨转移瘤锶-89治疗等。

    科研:核医学科入选2013年浦东新区卫生系统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教研室成员中1人入选浦东新区卫计委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3人为浦东新区中青年业务骨干,2人为“七院新星”。教研室成员共承担、参与各类科研项目16项,其中局级及以上为8项;共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核医学科夏伟主任获上海市第十四届银蛇奖提名奖(2013年)。

    教学基本情况:医学影像学教研室负责宁夏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本科实习生和上海中医药大学规培生的影像诊断学教学工作。

    教研室按照学校毕业实习考核要求和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进行理论授课和实习教学,定期进行小讲座、教学病例讨论和大讲课,讲授常规X线、CT、MR、心电图、介入、超声和核医学的影像学诊断。按教学大纲要求进行实践操作的训练。

    本教研室现有工作人员14人,其中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4人,中级职称7人,博士研究生1人。宋黎涛主任领导组织执行教学计划,落实教研室内各项教学制度,开展教学研究,负责教研室的建设、发展与管理。教学干事统一安排教研室活动,协助教研室主任做好教学工作。教研室鼓励、支持青年教师报考研究生继续深造;鼓励教师进行进修学习,提升教学能力;鼓励教师撰写科研、教学论文,在科学研究中提高医疗、教学水平。

    教研室主任宋黎涛曾获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颁发的优秀带教证书(2006年),教学干事盛伟华获得2013年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优秀教学干事”。2014年本教研室成功承办了5次浦东新区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教学工作设想: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能力。要求教师端正教学态度,提高教学责任心。既要提高专业业务水平,也要学习相关教学理论知识。骨干教师先在科内进行试讲,接受学生点评及同事、教学督导的点评和指导,逐渐提高教学能力,最后能进行大讲课授课。

    2、提高教案质量。教师认真制订教案,结合临床实践体会和典型病例编写教案,突出重点,注重细节。积极收集有关教学资料,积累典型实例,提高教案质量。

    3、充分应用PACS系统和多媒体教学。

    4、恰当应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巧。

    5、按照教学工作计划开展工作。做好实习生、规培医师的入科教育;每月进行二次小讲课,二次教学病例讨论,定期安排教学大讲课;按教学大纲要求进行实践操作的训练;配合教学处做好实习生、规培医师出科考核与鉴定工作。

  • 临床药学教研室

    药学部由药库、门急诊药房、中药房、住院药房、传染药房和临床药学室等部门构成。目前拥有药学专业技术人员48名,其中主任药师1名,副主任药师1名,主管药师10名。药学部承担了全院的药品采购和调配工作,协助医务部开展全院临床合理用药管理。

    在学科建设方面,科室已成功申报浦东新区示范中药房。在人才培养方面,科室已培养了2名“七院新星”(时扣荣、谭朝丹)。获得科研项目2项,包括顾伟鹰,血流对无痛微针阵列在健康裸鼠皮肤促透中的调控作用,区卫生局,PW2012A-14;时扣荣,5%与25%的人血白蛋白对老年性脑出血危重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临床观察,市药学会2013-YY-01-02。2014年科室已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篇。

    2013年带教4名蚌埠医学院实习生和5名徐州医学院实习生完成本科毕业课题,内容包括住院药房退药情况、超说明书用药调查与分析等。引导学生运用药物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医院药品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并开展处方分析,结合临床研究合理用药。

    2014年5月~6月带教9名上海中医药大学小学期实践学生进行中药房实践,内容包括饮片识别、中药鉴定和中药煎药。使学生在加强巩固饮片课堂内容的基础上,扩大临床常用中药的识别范围,以适应中医临床的需要。

    目前拥有教研室成员6名,其中主任药师1名,副主任药师1名,主管药师1名,初级药师3名。陈伟成为教研室主任;邓王萍为教研室干事;时扣荣、谭朝丹、刘娟等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教学获奖:邓王萍,2013年获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优秀教学干事奖;时扣荣,2013年获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优秀试讲老师。

    曾承办上海市I类学分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项:2013年10月13~14日,《二级和基层社区医院临床药学实践技能研讨班》(5分)。

    浦东新区II类学分继续医学教育项目3项:2013年5月10日~11日,《药品安全管理与合理使用学习班》(5分);2014年6月5日,《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毒性药品临床合理应用学习班》(2.5分);2014年8月15日,《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学习班》(1.5分)。

    院内药学专题学术讲座3场:2014年2月27日,《2014年药品不良反应培训》;2014年4月10日,《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2014年6月24日,《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中的应用》。

    教学工作设想:对科内工作人员,进行分层教育:针对不同的人员进行分层次的继续教育培训和考核,为青年药师创造参与教学和科研的机会;带教本科实习生,采取“三步走,两把关”的策略:即轮转实习、科研拓展和后期点评总结,对实习轮转和后期工作作两次评分,以此加强对实习工作的管理。

  • 急救医学教研室

    教研室由急诊科和ICU两部分组成。形成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急诊(急救)-ICU医疗体系。其下设抢救区,观察区,红一、二区及ICU。现有医护人员82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5人及住院医师7人,专科轮转医师5人,护士58人。

    科室配备了先进的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洗胃机、床旁超声、床旁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血液净化仪1台,纤支镜1套,控温仪2台等设备。承担了日常急诊病人诊疗及各种危重病人抢救,月均急诊量10000人次左右。在中毒、脓毒症、重症中暑、重症肺炎、电击伤、心肺脑复苏后、重症胰腺炎、各种复杂大型术后、多脏器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救治以及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上都取得可喜成绩。   

    科研方面:重视学科建设,以“脓毒症中西医结合研究、全身炎性反应组织灌注”为重点,积极申报相关各级科研课题。完成山西科委、上海教委及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课题4项。同时注重人才培养,目前博士1名、硕士3名,在读硕士5名,发表专业论文70余篇。培养青年骨干医师3名(启明星1名、七院新星4名)。护理组获“左英护理奖”提名奖1名,金牌护士2名,七院新星4名,承担浦东新区科委课题1项,发明国家专利5项,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

    教学基本情况:目前承担二军医大学(全科方向)(20人)、宁夏医科大学-临床专业(3人)、中医基地规培生(25人)的教学任务。根据各自不同的教学大纲,采用讲座、小讲课、病历讨论、教学查房、临床实训多种教学形式,运用PBL、min-Cex教学模式,实行1-1专职老师培训机制,确保教学任务的高效实施。着重于急危重症及各种急救技术的理论教学及临床技能训练。教学团队经验丰富、梯队合理,现有副教授2名,具有教师资格证2名,教研室教学干事1名,急诊科、ICU教学干事各1名。教研室现开展PBL、mini-Cex教学研究。获课堂教学竞赛“三等奖”及“最佳教案奖”。发表教学论文《讨论式教学模式在急诊医学双语教学中的应用》。举办2014年浦东新区《危急重病的中西医诊治》学习班。

    教学工作设想:

    1、教研室建设:围绕以下5个方面开展:(1)学习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教研室的教学工作。定期召开教学例会,定时进行小讲课、教学查房、病历讨论。(2)骨干教师培养:开展教师证培训,参加上海市住院/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及师资培训会议,宁夏医科大学-技能操作的师资培训,提高骨干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授课技巧,规范教师的技能操作。(3)撰写讲义、教案及PPT,通过集体备课和互评,完善和丰富教案及PPT。(4)顺应多媒体教学及联机考核模式的发展,建立和丰富急救医学题库,客观、高效评估教学质量。(5)根据急救医学的多范围、跨学科、操作性强的特点,积极筹备建立实训室,强化学生急救操作技能。

    2、教学科研建设:(1)完善讲义及课件,筹备教材编写。(2)通过院级教学课题的申报,开展PBL、mini-Cex教学模式在急救医学教学中应用,丰富教学手段,提供教学质量。(3)参加各级人才培训和教学研讨,促进教学骨干人才培养,教研相长。(4)教案、课件、讲义及授课视频回顾总结,力争申报精品课程。

  • 中西结合护理学教研室

    我院护理部是浦东新区首个护理学重点学科,全院护士总数575名,职称结构比:高级(2.46%),中级(29.65%),学历结构比:本科24%,大专60%;获得市护理学会专科护士适任证书59人,占护理队伍人数的 11.04 %;社会任职共5人(包括杂志编委、市质控中心成员及市政府采购专家);市护理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学术任职共13人。

    我们秉承先进的管理理念,使护理质量稳步提升,连续五年在区、市级护理质量督查名列同级医院之首 ,2012年成为首家“上海市中医护理工作达标建设单位” ,呼吸科荣获全国优质护理示范病区 ,康复科、骨伤科及妇科获得浦东新区“中医示范病区”。

    护理特色方面:(1)中西医结合护理:实施54个优势病种的辨证施护 ,开展30个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进行24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项目 ;(2)慢病管理(糖尿病):拥有专科护士18名 ,建立专科护士定期访视、会诊制度 。(3)烧伤康复护理:建立手烧伤后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减轻瘢痕增生模式,根据不同的时间段,采取不同护理干预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专科护理门诊:建立PICC专科门诊和静脉输液专科小组(IV-TEAM)及伤口/压疮专科护理团队,已拥有专科护士25人 ,提高了静脉治疗护理质量,保证输液安全及开展伤口/压疮的护理管理。

    科研工作:护理部重视护理学科建设与人才的培养,近5年来共立项局级以上课题19项(其中区科委4项、区卫生局11项、院级4项);发表论著、论文共186篇(其中核心期刊68篇,5篇获得优秀论文奖) ;获得国家新型实用专利66项(有34项应用于临床);培养区级人才共38人(其中学科带头人3人,优青5名,业务骨干30人),院级人才“七院新星”25人;获得区职工科技成果奖4项。

    教学工作:护理教研室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完善的三级教学管理和教学实施体系,管理体系即教研室主任——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实施体系即教研室主任——教学总干事——病区带教,使临床护理教学工作由宏观到微观的逐层落实,管理环环相扣,各项教学规章制度健全,各级带教老师的教学行为规范。近年来每年承担上海中医药大学、承德医学院、宁夏医科大学、河南大学护理本科生、5所专科院校的实习生约100人及各类成人教育、进修生等实习任务。2012年接受上海健康职业学院护理中专生第二学年全部的课堂教学任务,承担《护理学基础》全部课程及部分《内、外科护理学》的大班课,2013年参与上海中医药大学护理专业《急救护理学》大班课的教学工作。

    积极开展教学活动,每月召开教研室例会、组织2次全院实习生讲座、护理教学查房,每月教学质量督查,每学期组织2-3次带教老师交流会,实习结束进行当年度教学工作评比,评选优秀带教科室及个人,并组织“护理大讲堂”竞赛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的授课技巧。

    为提高临床带教老师综合素质,每年选送4-5人参加护理学会及各大院校《临床带教老师适任班》培训、举办全院带教老师培训班。医院领导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已选派多名优秀带教老师赴台湾、新加坡等地区学习交流。同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报考国家教师资格证,目前已有4位获得国家教师资格证。

    近二年来教研室注重教学科研工作,4篇教学论文在第二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教育专场做壁报展示,院级教学课题2项,摄制《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护理基础操作》VCD2套。每年举办各类学习班27次(其中:国家级1项、区级2项及院级24项),参加市内外各类学术交流20余次。

    护理教研室成立至今连续多次被评为年度“院级优秀教研室”,20名带教老师获“院外优秀带教老师”及“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教学工作设想:

    1、加强临床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课堂教学授课技巧。将选派1名教学干事到中医大护理学进行为期半年的进行学习,尽早参与课堂教学工作。继续鼓励青年骨干教师积极报考国家教师资格证。

    2、教学改革与创新,进一步做好护理本科实习生“双师制”带教工作,注重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模拟情景、小组讨论、PBL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及课程建设,树立科研意识,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鼓励开展教学研究和课题的申报,撰写教学论文;加强学术交流,营造学术氛围。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护理教研室将继续励精图治,拼搏进取,锐意改革,勇于创新,以饱满的激情、昂扬的斗志,为使我院尽早成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建成符合附属医院要求的一流护理教研室而努力奋斗。

  • 卫生管理教研室

    教研室由具有卫生管理教育背景的专兼职人员组成,共计10人,由院办、绩效(质控)办、人事处、教学处、团委等行政职能科室组成。承担来自各院校的卫生管理、信息管理专业实习生和见习生,目前已承担了20余名见实习生。

    教研室师资力量强,有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3人,均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各成员有着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能够完成卫生管理带教任务。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计划,教研室还聘请了一批专业授课教师,包括:病案管理、医院感染管理、医保政策、信息管理、药剂管理、护理管理等,由各科室负责人组成。

    教研室成员中,曾承担上海市卫计委管理课题2项、校级管理课题1项、区级各类课题10项,承担并完成了军队医院医疗护理评价指标体系研制任务,参与研制开发了“病例分型医疗质量管理系统”,近年来在《中国医院管理》、《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中华医院管理杂志》、《护理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54篇,其中SCI论文1篇。主编或参编专著11本,参与组织完成了《医护常规》(第四版)编修工作。

    教研室成员具有丰富的带教经验,曾承担医学院校管理高级研修班(EMBA)、卫生管理专业的授课任务,部分成员担任了青年人才课题指导老师,在护理领域开展了“礼仪、健康教育、创新思维在护理中的作用、妇女保健、用心服务重在细节、如何做好一名称职的护士长”等以护理管理、护理文化、医院优质服务等主题授课,近3年带教本科、大专实习学生以及进修学生280余名。

    教研室成员中,担任了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四届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护理学会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医睡眠专委会常务委员、上海市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委会秘书长、上海市护理学会理事、解放军护理杂志编委等11个学术任职,2011年10月,1人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先进个人”。教研室还获实用新型专利4项;临床成果奖三等奖1项;职工科技创新优秀成果奖1项。

    教研室采取“导师制”一对一带教,经师生互选后,确定带教方向,制定研究课题,带教导师同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拟定详尽的带教方案,确保学生能够学有所获。

    在带教之前,教研室认真开展集体备课,组织教研室全体成员和相关专业授课教师,落实教学大纲内容,撰写教案,并结合实地观摩等形式集中授课。

    严格过程管理,在带教计划内,定期召开座谈会,探讨更切合实际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不定期督查教学内容的落实,保证授课内容按时按质量完成;召开终期考评会,开展先进评优,汇报带教成果。

    教研室还为带教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包括:公文撰写竞赛、办公自动化操作比赛、撰写活动方案、参与医院大型活动等,通过竞赛评比的形式,丰富带教内容。

    针对卫生管理带教方法和课程建设,教研室积极开展教学项目研究,探索教育教学综合改革途径,为卫生事业的发展培养一批有较强的行政管理技能和服务意识的优秀管理人员。

     

  • 教学动态
  • 科研动态

人才招聘

查看>>

网络学习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