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9月21日至9月22日,上海市中医药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全生命周期肥胖及并发症的中医适宜技术管理学习班》(编号:20242112002)在我院圆满召开。本次培训采用线下授课的培训形式,共吸引100余名学员参与。以全生命周期为载体,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病理特点,全方位阐释中医适宜技术治疗肥胖症的疗效特点及临床经验。同时,采纳往届学员意见建议,增设课程“肥胖合并II型糖尿病的饮食指南”,从营养学角度阐释肥胖及其并发症的饮食管理。并从疾病与致病的角度,阐述古代文献对肥胖的认知,为临床及科研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推广和介绍肥胖及其并发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身心康复、护理等技术方法。
此次学习班受到院领导的重视,胡聃院长亲临会议现场,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此次学习班的选题和师资表示充分的肯定,并对此次学习班的举办及培训效果提出要求和期望。胡院长的讲话让我们倍感鼓舞,我们将更加努力,为广大肥胖及并发症患者提供疗效显著的中医药健康服务。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针灸科主任、学科学术带头人、上海市中医药领军人才指出药性穴性,其义一也;取象类比,医理相通。穴性喻药性,处方不识药性,何以调燮寒热虚实,针灸不明穴性,焉起诸病之机。并举例讲述了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症采用隔药灸的“温通、温补”配合针刺的“疏调、补虚”,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通过寓攻(泻)于守(补)的方法进行施治,诸穴相合,使肾阳充,脾阳升,痰湿去,瘀血除,冲任二脉相资,月经按期来潮,从而达到助孕成胎之效。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姚群英讲述肥胖者的体重大多超过了膝关节所能承受的正常重量,导致膝关节受力不均,关节负荷增加,加大了软骨边缘的摩擦,加速了软骨丢失,导致骨赘形成;代谢异常会对关节软骨产生不良影响,促进膝骨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另外,肥胖还可能通过影响关节内环境、免疫调节等途径参与KOA的发生。激素水平的异常、潜在的炎症状态、机体代谢的异常最终导致软骨代谢功能失调, 从而引起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并指出争取做”上医治未病“,防止肥胖相关性疾病的发生。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医务处处长,国家非遗海派“陆氏针灸”第四代传承人金珠主任,讲述穴位是由多种结构共同组成的立体空间结构。基于此, 尚且推断透刺法可能是通过刺激穴位下存在的躯体神经与血管壁上的植物神经丛相联系的吻合支或汇合区来产生治疗效果, 因而同传统针刺相比较而言, 透刺法可以进一步强化针感, 起到疏通经气的作用。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中医科和婧伟副主任医师从儿童肥胖的定义、发病率、发生原因、危害、中西医防止等方面对儿童肥胖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主任讲述儿童青少年肥胖既是一种独立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多数患儿通过饮食运动等早期健康生活方式干预,能够有效的控制肥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对于少数严重肥胖或者肥胖伴有合并症、生活方式干预疗效欠佳的患儿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干预方式应结合儿童自身特点,做到个性化防治,最终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传统医学科及老年病科张晓丹主任,讲述了脂肪肝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张主任讲述中药自拟降脂疏肝方干预的NASH患者肝脏MRI-PDFF值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且其改善作用明显优于仅饮食加运动干预的治疗方案。自拟降脂疏肝方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中ALT及γ-GT含量,提示该方可缓解肝脏组织受损及抑制炎症作用。自拟降脂疏肝方直接作用于TC、TG来调节脂质代谢,且作用优于饮食加运动干预的治疗方案。在自拟降脂疏肝方的干预下,患者可明显感觉肝区不适、身体困重感等逐渐消失,减少运动时的抵触心理,更好地联动运动来减重。
上海市第七人员医院针灸丁鲁副主任医师,讲述了肥胖与脑卒中的相关性及中医针灸的治疗方法。丁主任讲述了肥胖与脑卒中的关联性。并详细讲述了针灸在治疗和预防脑卒中的应用,包括治则、取穴、手法、艾灸、饮食调理、注意事项等内容。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文献研究室纪军主任,讲述了古代医学文献对肥胖的认识。包括肥胖的类别、原因、肥胖的病机、肥胖的体貌特征、肥胖的生理病理特点、与肥胖相关的病症、肥胖的用药用针原则等内容。
上海市虹口区江湾医院中医科史晓岚主任,讲述了肥胖对围绝经期女性的影响及中医针灸治疗对策。围绝经期女性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活动量减少,基础代谢降低,造成热量过剩及糖代谢紊乱非常容易引起肥胖。围绝经期脂肪代谢能力下降、脂肪分布变化(向心性肥胖)
、肌肉量减少,基础代谢率降低 ,导致自信心下降、社会交往障碍。史主任讲述针刺治疗以毫针刺激腧穴,发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协调脏腑的作用,从而增强脾肾功能,扶正祛邪,进一步加快新陈代谢,对机体整体调节,以达到减脂减体质量的目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营养科吴慧副主任医师讲述了肥胖合并Ⅱ型糖尿病的饮食指南。吴主任讲述饮食控制是治疗糖尿病“五驾马车”的驾辕之马,不管您是哪种类型的糖尿病,也无论您的病情是轻是重,都必须坚持饮食治疗。饮食治疗可以让患者减少降糖药物的用量,对那些血糖轻度升高者,甚至单凭饮食控制就能把血糖控制良好。相反,如果不控制饮食,完全依赖药物,即便加大药量甚至数药并用也往往达不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李晓华主任,讲述了肥胖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李主任讲述肥胖症是一种慢性疾病,流行现状严峻,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肥胖症及其合并症危害健康,医学减重可改善或预防肥胖相关健康问题;肥胖症的治疗需要综合管理,治疗手段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减重药物和减重代谢手术等,中医中药在肥胖治疗中具有悠久历史及独特优势。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康复医学教研室主任、康复医学科(康复治疗科)副主任于小明讲述了促进肥胖缓解的康复方案。于主任讲述运动康复在肥胖病患者的综合管理中占重要地位规律运动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体成分及生活质量,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而且对肥胖病高危人群一级预防效果显著。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规律运动 8 周以上可将肥胖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降低 0.66%;坚持规律运动的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显著降低。通过科学的方式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十分重要。运动过程之中,需遵循FITT原则:强度 (Intensity )、频率(Frequency)、时间(Time)、类型 (Type)。运动治疗宜在相关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运动前进行必要的健康评测和运动能力评估,有助于保证运动治疗的安全性和科学性。
最后,由我院针灸科施茵主任对全生命周期肥胖及并发症的中医适宜技术管理策略进行总结及展望。
本次会议探讨全生命周期肥胖及并发症的中医适宜技术管理,多学科领域资深专家授课,临床工作与研究进展紧密结合。会后学员们就日常临床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向专家积极请教,气氛热烈活跃,都表示收获颇丰。希望通过深入的学术交流,共同促进针灸学科蓬勃发展!
(针灸科/教学处)
联系我们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