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下午,在五楼会议室举行了2014年第一季度“最具价值员工”颁奖仪式,来自全院各个条线的十一位员工获此殊荣。
他们中间有来自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也有来自后勤保障部的配送工和护工,更有来院仅仅2个月的临时工。他们很平凡、很普通,平凡到微不足道、普通到你我可以忽视。但当评选组把他们平常的事迹串联起来,便会发现很多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汇聚成巨大的正能量,感染和感动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他们是医院发展的基石,因为他们的尽职和坚守,为医院这座大厦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今天我们通过寻找“最具价值员工”这样的活动方式,捕捉身边普通员工身上的闪光点、挖掘感人的凡人常事,让大家知晓他们寻常而不平凡的事迹。在全院范围内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弘扬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寻找“最具价值员工”是“倾情尽职·感动瞬间”活动的转化和延续,我们将通过这样的方式,继续我们的寻找和发现,期待更多优秀的员工成为标杆、成为引领……
事迹简介:
1.在急诊这个高风险的窗口,她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多次杜绝了宫外孕、腹腔内出血、消化道穿孔等急症的漏诊误诊。“陈老师的手比B超都厉害,”这是流传在急诊科年轻医生中的一句话,也是对她工作的最佳肯定和最高褒奖。她的坚守,为急诊患者的及时、准确救治竖起了一道安全屏障。她是预检分诊病人准确率最高,坚守急诊时间最长的护士——急诊科:陈秀梅。
2.她娴静温柔,和风细雨般的语言总能让患者在就诊的过程中获得一份宁静和安然。她,诊查细致、耐心解释、微笑应答是她的特点,经她诊治的患者都说,如果医生都能像她这样认真细致有耐心,医患矛盾和纠纷会少很多。迄今为止,她是收到表扬信最多、患者最满意的医生——肾病科:胡静
3.值班24小时,每个人都可以说:没问题!但问题是:每天24小时都要急诊待班,随叫随到。不知有几个人能说“可以”?她来了,轻轻的:我可以。就这样,她成了七院唯一24小时急诊待班的护士,夜以继日。且不说X射线的伤害和频繁抢救的紧张情绪,单单二十几斤重的铅衣和长时间的站立,就足以令诸多护士望而却步。24小时随时待命,她说:生命的通道永远是绿色。24小时急诊待班护士——心内科:金环。
4.他是位兴趣爱好广泛的麻醉科医生。古道热肠是他的特点,科室的仪器出现“小问题”,他利用下班时间维修,没有人计算过二十年来他为医院节约多少成本。“创三”期间,利用业余时间为许多临床科室拍摄宣传图片、影像资料,常常加班到深夜,从不计任何报酬。麻醉科的工作画册“醉美七院”,从素材收集到编辑出版,他付出很多心血。他多次进藏为山区小学的孩子们捐款赠物送书,从不张扬,他是真正的幕后英雄——麻醉科:孙海峰。
5.他是在超声诊断科冉冉升起的“启明星”。工作十年,无一例投诉,“术前访视,术中尽力,术后观察,出院回访”是他的工作流程。从不因个人问题影响工作。父亲突感不适,初步检查怀疑恶性肿瘤,作为医生的儿子,本应陪伴父亲看病,但他已与患者约好做介入治疗,他歉意地看了父亲一眼。父亲拍拍他的肩膀:先把病人的事做好。就这样,下班后,他马不停蹄带父亲去做检查,当检查结果排除恶性肿瘤时,他抱着父亲泪流满面,所有的歉意、愧疚、欣喜都化作泪水释放出来。他是良医、也是孝子——超声诊断科:孙永康
6.七院可以没有我、可以没有你,但不能没有他,看似简单的工种,却牵扯着全院的中枢神经。信息系统的完善,是保障医疗秩序正常运转的根本,他在各个科室间奔跑“救火”。12年的坚守和实干,为他赢得全院职工的信任和依赖。仍然在编制外徘徊的他,依然无怨无悔的做着份内的事,看似渺小,实可擎天。他是医院内不可或缺的“编外”人员——信息科:王贤稳。
7.面对半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对生活失去信心的患者,她,不是简单的照护和陪伴,同时也是心理疏导师,从晨曦到黄昏,7年的时光里,她搀扶的患者、推动的轮椅不计其数,她的鼓励、陪伴、照护,让康复训练中的患者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患者说:生病是不幸的,遇到徐阿姨这样的护工是幸运的。超越雇佣关系,面对病魔,她们是亲人。她就是最佳照护者——康复一科:徐凤鸣
8.这里是危重患者的集结地,重危患者把一个个科室串联起来,她是这条串珠上的纽带。协调、转运、会诊,奔忙在各个科室之间。3年多的时间,参与抢救危重病人最多、会诊病人最多。她深知:挽救生命,仅靠热情和奉献远远不够,更需要技能。于是,床边血透、床边支气管镜、床边B超等一系列技术的应用,为重危患者开启了生命的绿洲。她是会诊、诊治重危患者最多的医生——重症医学科:赵龙姝。
9.接待投诉窗口的繁杂是一般人难以体会的,面对火冒三丈、怒气冲天的患者,她耐心听其倾诉、任其发泄内心的怨气和不满。然后详细解释、用心安抚,直至患者笑容重绽。经她接待的投诉,再诉率最低。虽没能用医疗技能解除患者的痛苦,却用真诚的语言为患者开出一剂化解不良情绪的良方。她是处理医患矛盾令患者最满意的“调解员”——门诊部:张亚萍
10.春夏秋冬、晴霜雨雪。一年四季,他一直过着黑白颠倒的日子,7年的时光,2500多个夜晚,他像精灵一样穿梭在全院的各个科室之间,他总是在最短的时间里把急用药品、物品送到医护人员手中、把患者安全及时护送到目的地。他的脚步丈量着患者生命的长度,他的敬业执着,为医护人员星空下的坚守解除了后顾之忧。他是最辛劳夜班运送员——普净公司:朱耀德。
11、她来到医院仅仅两个月的时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临时工,但她珍惜这份工作,做的兢兢业业、尽心尽职。她从不抱怨,总是以平和的心态积极的态度看待周围的人和事。4月11日,医院在建康复医技楼的外围墙发生火情,已经下班的她发现情况后立即通知相关人员,积极采取果断措施,从而避免了火灾。她说:走进七院大门,我就是七院的员工,必须为这个医院尽职尽责。尽心尽职奖——院办:朱蓓燕。
图为王杰宁院长为获奖员工佩戴奖章
图为王山书记为获奖员工颁发荣誉证书
图为获奖员工与领导合影
(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