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

平凡依旧 梦想永恒

——再读《平凡的世界》

2015-05-28 来源: 本站原创 [ 字体: ]

再度捧起路遥的文字, 缘于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热播。原以为:时隔二十余年,已到知天命的我,自认为经历过人生的风风雨雨,内心静如一泓秋水,小说里的文字,很难再掀起情感上的波澜。没有想到的是,当孙少安、孙少平、田润叶等一个个鲜活亮丽、个性鲜明的人物向我走来的时候,伴随着字里行间向上向前的张力,内心仍然充满澎湃与悸动、唏嘘和感动。仿若回到充满激情与梦想的青年时代。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文革结束后,一大批伤痕文学作品涌现。在众多描写贫穷、苦难、卑微的作品里,路遥的文字超越残酷的现实,以诗意的方式呈现出那个时代隐忍在卑苦背面的微暖。他所描述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草根,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质,突显出强大的生命力。以平凡、真诚、坚韧、勤劳、善良的姿态追求着各自的梦想。他笔下的人物形象,曾激励一代人通过个人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

《平凡的世界》,无疑是路遥作品的最强音。

小说讲述了1975年至1985年陕北高原一大群人的生活史和奋斗史。尤其是孙少安、孙少平兄弟俩的奋斗经历,让我们看到了最平凡的小人物身上高尚的品质、顽强的毅力、高远的理想以及对传统道德的固守。还有蛰伏在内心深处对美好爱情的向往。田润叶爱孙少安,爱的单纯而炽热,这种摒弃门第及外在物化的纯洁的爱情,显然超越现实、缥缈到高贵而奢侈的理想境地,但也恰恰是人们渴望而又缺少的……

重读《平凡的世界》,我依然能从孙少平的身上隐约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相信很多读者都会有同感,并从中受到鼓励、看到希望。尤其是那些走出乡村,走进城市,试图依靠个人的努力和奋斗改变命运的年轻人。

二十多年过去了,时代发生了剧变,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现今是一个功利化、娱乐化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纷繁和杂芜。但根植于内心的传统文化的精神底盘依然坚固,我们依然通过不同的方式传承着、再现着。尽管很多东西迷失了、甚至丢失了,好在我们已意识到,并在慢慢的找寻、捡拾、重建……正如路遥所说的那样:“只要有人的地方,世界就不是冰冷的。”

当看到延安大学校园内“像孙少安一般去奋斗,像田润叶一样去爱”,“平凡的是这个世界,不平凡的是我们”这样的条幅时。我们除了感概年轻人鲜明的个性和激情外,我们还应该感谢路遥所带给我们的永不落伍的精神食粮。

正能量的文字,没有时效性,但有穿透力。无论时日如何久远,它依然可以穿越时空,带来激励和震撼。

《平凡的世界》,便是这样的文字。                                 (党办  邵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