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七院援藏女医生代秀玲
今年夏天,浦东新区卫计委组织区内医疗机构中有经验的超声医生赴藏帮助完成包虫病筛查工作,我院分配到两个名额的任务。上午接到组团式援藏通知,下午超声医学科的两位年轻医生就递交了报名申请。其中一位就是年轻的共产党员代秀玲。
如果说第一位进藏的练锋医生是无畏的勇士,那么对于在出发前得知苏州援藏医生在西藏殉职之事的小代医生来说,此番进藏就带上了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决绝。
孩子和家庭是小代医生面临的第一个考验。她的孩子只有6岁,今年正好要上小学。哪一位母亲不想亲眼看着自己的孩子背上小书包走进学校?可为了完成援藏任务,她只能狠心将孩子托付给工作繁忙的丈夫和年迈的父母。面对家人对她瘦弱的身体能否经受藏区恶劣条件的担心,她也耐心地加以说服。
终于进藏了!高原反应又给小代来了个“下马威”。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反应之严重还是超出了她的预期。夜里睡觉平躺就会喘不上气,半夜常有憋醒的时候。“我们房间的床头都有个大氧气罐,觉得喘不过气时就要及时吸氧。头痛时吃芬必得止痛,睡不着觉吃安眠药入睡”。由于空气干燥,加之吸氧对鼻粘膜的刺激,每天晨起都会流鼻血。
包虫病是一种致死率很高的疾病,日常很难防治,只能靠筛查早期发现。代秀玲说:“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尽可能多地找出每一位患病的病人,给更多藏族同胞带来健康的希望!”
小代医生此次援藏虽然只有短短半个月的时间,但远离亲人的孤独、高原环境的恶劣使她深刻记住了西藏的“苦”;与此同时,藏民崇敬、感激的眼神给身为“白衣天使”的她带来的自豪感、成就感和幸福感,也使她深刻体验了西藏的“甜”。 (党政办)
联系我们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