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活动

专题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康复支部

2016-10-28 来源: 本站原创 [ 字体: ]

近日我观看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该片是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八集专题片。该片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该片片头即是一名铁匠举着铁锤打铁的画面,高温、烧得火红的钢铁和打铁工强健的体魄交织,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打铁是一种原始的锻造工艺。一名好铁匠要想打出精巧耐用的好铁器,自身首先就得过得硬,要有过硬的身体素质、过硬的精神状态和过硬的技艺水平。为什么需要“自身硬”?铁料只有遇到过硬的打铁人,才能锻打出好铁。同样的铁料,可以成为干将莫邪,也可能就是火钳,甚至废铁一块。我党这个“打铁人”,要锻造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块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这一伟大事业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我们党坚强有力,这个伟大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国家才能繁荣稳定,人民才能幸福安康。只有从严管党治党,才能确保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我党执政地位的取得,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但也必须看到,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稍有懈怠,就会重蹈苏东悲剧的覆辙。正像片中所述“腐败伤害的是民心,而民心正是执政之本。”千百年来,朝代更迭,已从各种方面证实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自身不硬,无法打出高水平的铁器,甚至被“反噬”。就像片中的“主演”之一—白恩培,出身贫穷,年仅39就已成为中共陕西省延安地委书记,那是何样的年少得志,平步青云,直至之后的云南省委书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这位“铁匠”内心也逐渐膨胀,自身的“硬度”日益下降。“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自从有了第一次“暧昧”的“你情我愿”,直至日后的“千里堤坝毁于蚁穴”。看着片中的各位“主演”痛心疾首地认罪,这是多么的讽刺,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是什么遮住了你们的眼睛?是什么蒙蔽了你们的心灵?以至于将党和人民交于到你们手中的权利拿来谋取自己的一丝之利?

不过令人感到欣慰的事,我党对腐败的态度。当习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就借用来回应国内外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关切,短小精悍的7个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打铁还需自身硬”,它体现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管党治党的雄心壮志,它浓缩了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的韬略智慧,它更指明了我党承载的时代重任,同时也是向全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正值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发布,再次强调防腐——“坚决反对腐败,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任务。必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要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党内决不允许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

专题片更是一面警示镜——“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通过讲述十八大以来“老虎”、“苍蝇”的落马,警示、震慑,传递全面从严治党的强烈信号。打“虎”拍“蝇”,只有进行时,没有休止符。打铁还需自身硬,反腐永远在路上!

康复支部 姜嘟嘟

党建引领

联系我们

查看>>